在一個賽季的排球超級聯賽結束后,確實有諸多亮點和值得反思的地方。
首先,關于新秀的培養與成長,吳夢潔的進步無疑是值得稱贊的。她最終站在了新秀榜的首位,這無疑是對她辛勤訓練和出色表現的最好回饋。然而,對于未能有更多新秀嶄露頭角,我們仍感到一絲遺憾。特別是考慮到如果李盈瑩沒有因傷退賽,吳夢潔的MVP之路或許會有所不同。當前,國家隊正面臨新老交替的挑戰,05后的年輕球員中尚無人能夠脫穎而出,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年輕球員的培養和選拔上仍需努力。
隨著賽季的深入,我們看到了像吳夢潔、莊宇珊等年輕球員開始挑起大梁。這既是隊伍的需要,也是她們自身成長的機遇。由于幾大主力球員的傷病,年輕的球員必須頂上來,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。
同時,我們也看到了老將們的堅守。奧運冠軍如張常寧、丁霞等,盡管滿身傷病卻依然在聯賽中頑強拼搏,這種精神令人敬佩。但這也反映出各地在后備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,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關于賽制和賽程設計,雖然增加比賽場次的初衷是為了讓球員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,但缺乏對每名球員出場比率的合理限制。這導致各隊基本上都是主力球員一套陣容打到底,增加了主力球員的負荷和疲勞程度。特別是常規賽后增加的排位賽,其必要性有待商榷。
排超聯賽的改革有其積極的一面,如分級制度的實施增加了對抗性。但過于密集的賽程安排和重疊的時間設置對轉播效益產生了影響,使得很多場次的熱度被攤薄。雖然轉播整體質量有所提高,但各隊傷病增加的問題依然存在,這與賽程的密集程度有很大關系。
盡管如此,這屆排超聯賽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,冠軍的懸念留到了最后,前五名隊伍均具備爭冠的實力。這顯示了聯賽的競爭性和激烈程度。
最后,我們期待明年的排超聯賽能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優化,避免大刀闊斧的改革。同時希望各俱樂部、教練組和運營方能夠更加重視球員的保障和訓練,合理安排賽程和運營,為球員和觀眾帶來更好的比賽體驗。
2025-09-20 23:3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3:00
2025-09-20 22:00
2025-09-20 22:00
2025-09-20 22:00
2025-09-20 22:00
2025-09-20 22:00
2025-09-20 22:00
2025-09-20 22:00
2025-09-20 21:50
2025-09-20 21:00
2025-09-20 21:00
2025-09-20 20:30
2025-09-20 20:00